News

1947年至1954年間,韓國濟州島爆發的民眾抗爭和國家暴力事件,被稱為「濟州四.三」,受難者高達三萬多人,為韓國現代史最大悲劇之一。直至民主化後才逐漸開啟真相調查與正名平反工作,致力挖掘四.三真相的《韓民族日報》資深記者許湖峻,30年間採訪了上百名 ...
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,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,癌細胞已經擴散至骨骼。拜登的病況被評出為高侵略性癌症,擴散到骨頭便難以根治,目前拜登與家人、醫療團隊正在討論治療方案。不過距離拜登於2024選戰中途宣布退出爭取連任,至今不到一年,而拜 ...
已經脫歐超過5年的英國,如今卻在歐洲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——2025年5月中旬,齊聚歐洲各國領導人的Weimar+ ...
奈伊生於二戰、長於冷戰,和平對他們一代人來說既是不能承受之輕,更是無法捨棄之重。好不容易見到蘇聯崩解,為了迎接美國新世界,奈伊設想的美國,是一個願意和盟友共同行使權力,而非獨斷的享有凌駕於他國之上的權力,這才是他提倡軟實力的真意。
臺灣天主教友比例不高,但是許多民眾都知道 《 教宗 的承繼》和 《秘密會議》 這兩部電影。前者把2013至2022年間兩位教宗同時在世時的意見不同與火花,藉著花園散步呈現出來;後者則把所有人離開(Extra Omnes)後保密進行的 樞密會議 ...
2025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週年紀念之年。假設當年16歲入伍或是擔任地下工作的小伙子、小姑娘,如在二戰中倖存並持續健康,今年也高齡90有6了。換言之,今年可能是最後一次,在逢5盛大慶祝的終戰紀念活動中,二戰退伍軍人與游擊隊戰士最後一次參與。
除了文本內容外,政治人物通過演說傳遞的情感最容易被聆聽者接收到,達到訊息傳遞者所欲達成的行為塑造效果。因此,測量這4篇講話所呈現的情感,我們可以大致推斷俄國總統普丁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所欲在2024年、2025年的勝利日演說達成的效果,以及觀察到在這 ...
「市場暫時鬆一口氣,但還沒有擺脫困境...?」」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的貿易關稅,在5月12日宣布從145%降至30%,中國將對美國商品課徵的關稅則從125%降至10%,預計5月14日前落實,此消息一出讓美股大漲,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仍放話表示,由於部分徵稅 ...
當對烏克蘭的攻擊從「可能」轉為「大概會發生」的時刻,正好被兩個事件所框定:首先,是克里姆林宮在二○二○年初意識到,所有試圖改變烏克蘭向西方靠攏的努力都已經失敗;接著,是澤倫斯基在二○二一年三月,決定讓烏克蘭參與包括黑海在內的主要北約軍事演習。
在PKK解散後,土庫族群間的裂痕要如何修補,庫德人民是否可以得到土耳其社會尊重,土耳其的自由民主,是否可以保護庫德人民的自我身份認同不受歧視或侵害,以及庫德人民是否可以在社會上感受到與土耳其人相同的平等,都是未來雙方的重要課題。
2025年5月8日,來自美國的良十四世成為新任教宗。雖然教宗選舉是閉門會議,但從過去到現在,西方強權都試圖影響選舉過程,期望領導世界天主教會的領袖是屬意自己的人選。本文將會從歐洲的競角、川普的蠻橫以及中國的輕視如何促成這次人選的誕生來介紹。